線上客服
安貸-提供線上借錢週轉好夥伴,最容易借錢的網站,最速當日撥款,借錢借貸借款當鋪小額支票貼快速借一萬

窮人和富人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?哈佛研究9個令人變窮原因之一:在小事上猶豫不決,虧的是人生

哈佛大學曾有一個研究,指出了9個令人變窮的原因,其中,第一個原因就是「猶豫不決」。

我見過這樣一些人。點餐時,提前一小時打開外賣軟體:川菜太辣、徽菜沒味、粵菜太甜、韓餐麻煩、西餐太貴,點速食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身體……等別人都吃完了,他還在為吃什麼而糾結。天氣預報說第2天要下雨,但溫度還是在30攝氏度左右徘徊,她猶豫:穿不穿短裙?是穿運動鞋還是厚底涼鞋?帶哪把傘出門?坐地鐵還是搭計程車?……一晚上過去了,什麼也沒想好,第2天隨便抓起一件衣服就急忙出門。好不容易盼到連續假期,卻為去哪兒玩犯愁:城市周邊遊周末可以去,太遠的地方人肯定多,近一點的地方沒意思,網紅景點是小孩兒才去的地方,小眾城鎮不安全……想來想去,過完了連續假期。
 
最終,猶豫該吃什麼飯的人耽誤了工作,被老闆一頓罵;遇到雨天,走到地鐵口又選擇搭計程車的人,因為遲到沒拿到那個月的全勤獎金;不知道連續假期去哪兒玩的人,只能天天宅在家裡。

 
在小事上猶豫不決讓人「貧窮」,虧的是人生。因為把精力浪費在不重要的決定上,就沒有時間做正事了。
 
心理學上有一種病症,叫做「選擇恐懼症」,指一種不知道如何選擇時,只要內心偏向某個選項,就會不停地自我否定的心理狀態。「選擇恐懼症」的本質是一種心理厭倦情緒。通常情況下,每一次在小事情上猶豫不決,都會讓人產生生氣、羞怯、嫉妒、嫌惡、焦慮等情緒,使人無法看清自己的真實意願,更無法按照真實意願行動。
 
美國有一項調查顯示,人在一天中要面對70個選擇。大到更換工作或者家庭住址,小到衣食住行,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。如果對每一個選擇都要花費精力去糾結和猶豫,在短短的24小時之內,除了一堆厭倦情緒,我們還能收穫什麼?
 
那麼如何才能從不重要的決定中解脫出來呢?
 
分清主次,聚焦關鍵
 
日常事務可以分為幾個等級:第一,緊急而重要的;第二,緊急但不重要的;第三,重要但不緊急的;第四,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。

 
把一天當中面臨的所有選擇,按照以上4個等級對號入座。再按照不同的級別分配相應的時間:緊急而重要的事務可以花4個小時以上;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務應當在2個小時之內完成;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可能需要8個小時以上。這樣一來,除去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,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務我們就只剩2個小時去完成。
 
結果是什麼呢?時間都被花在「刀刃上」,人就會被迫迅速決定吃什麼、喝什麼,然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關鍵目標,從而為目標的達成贏得最大的可能性。
 
精準定位,不要為了擴大朋友圈而結交朋友大多數人之所以猶豫不決,是因為做事沒有精確的目標。
 
優秀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準確定位,比如做產品推廣就要去尋找潛在客戶,目的在於了解對方的需求;做編劇為了賣掉劇本,就要去尋找投資人,目的在於了解市場的定位和需求;做新媒體就要熟悉受眾需求,不能只做自己喜歡的、擅長的,而要輸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。
 
純粹為了所謂擴大朋友圈而刻意結交朋友、與他人閒聊,只是在浪費時間做毫無意義的事。所以,大多數人無法做出選擇,原因在於腦海裡沒有想法,因為沒有目標才會猶豫不決,從而讓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效的選擇上。


自我批評,定期反思 
 
在踐行按事務等級分配時間的過程中,人會因為慣性思維而違反自己定下的規矩。不要緊,治癒「選擇恐懼症」本來就不是1、2天便能達成的目標。
 
使用「下次再……,絕不能……」的句式為自己記個賬,把那些浪費你精力的小事簡單下來。比如,今天上網和網友爭論明星的八卦,花費了1小時;為了能節省10塊錢郵費,和代購砍價半小時……在做完這些事情之後,加一句總結:下次再看到明星八卦,絕不能在網上留言;下次再買東西,絕不能為了10塊錢而浪費半小時。
 
就像是學生時代整理錯題本、記錄、分析和回憶,久而久之就能夠培養出定期反思的思維模式。這樣不僅有利於讓自己知道從前做錯了什麼,還能在下一次遇到相同事件時起到預警作用。
 
記住,別再把精力浪費在不重要的決定上,認真安排你的人生,你還有大把的美好時光要去感受。